close


  不是拼盤大雜燴,也無喜聞樂見的堂會音樂,出現在國家大劇婚禮樂團院院慶音樂會上的是一婚禮音樂套極盡樸素的德奧曲目。劇院管弦樂團延續著他們的“貝多芬之旅”,在剛剛為喧鬧的歌劇《卡門》伴奏多場後,年輕的音樂家迎來了更多音樂素養挑戰的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以此為院慶六周年獻禮,這看似是討巧的數字游戲,在藝術層面上卻絕然算不上輕松。

  也許是巧合,在墊場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後,呂嘉的樂團挑選了其2010年首演音樂會時演奏過的貝多芬《C大調三重協奏曲》,小提琴家呂思清、大提琴家秦立巍和鋼琴家孫穎迪婚禮樂團組成的“美傑三重奏”擔綱獨奏。可惜這一組合表現欠佳,難以找到統一的適於貝多芬音樂的理想音色。秦立巍輕盈、敏捷,卻使用了太多不適當的滑音;而呂思清這位昔日的天才演奏家則很難接近貝多芬的風格,輕浮、尖銳,偶爾表情做作。

  樂團在協奏中的表現同樣難稱理想,但比三位獨奏家幸運的是,大劇院管弦樂團在下半場的貝多芬《第六交響曲》中有足夠的時間重新證明自己。而事實也果真 如此,年輕的音樂家在某種近似室內樂的氣氛中帶來了一個品質不俗的貝多芬演繹,從音響規格到音樂運作都不免讓人產生好感,與上半場相比可謂乾坤扭轉。

  首先,呂嘉為貝多芬賦予了流暢、簡潔、平滑的輪廓,沒有讓“田園”中的貝多芬滑入浪漫派風格的泥潭,卻將其質樸和優美的品質表現得尤為明顯。同時,他 一如既往地以凝練的手法讓樂團在嚴整、精確的步調中前行,強化了呼吸和樂句的勾聯,並且沒有忽略在音響線條所需要的精美細節。

  據說排練時間並不寬裕,但樂團兩年間的進步已經打下了相當不錯的基礎。整個弦樂婚禮音樂聲部爽朗、流暢,充滿彈性,敏銳地應對著樂譜上微妙的力度變遷,木管則有著圓融的整體音色和令人放心的個人表現,比如雙簧管和圓號首席在諧謔曲樂章的獨奏十分妥帖。總之,在這場樸素的演出中,一首貝多芬很難演繹的交響曲並沒有為年輕的樂團造成太多困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futurtyr 的頭像
    dfuturtyr

    美食達人的部落格

    dfuturty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